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

峨眉鄉歷史簡介

歷史見證古蹟顯
清道光14(西元1834),淡水同知李嗣鄴命令,粵籍九芎林庄〈今之芎林鄉〉總理姜秀鑾,率眾進入大隘武裝拓墾,歷經十多年的征戰後,番害終告歇止,而北埔、寶山與峨眉,三地也逐漸移墾完成,以『大隘三庄』之名,在台灣的開拓歷史中站穩腳步。

中日甲午戰後,台灣受日本五十年苛政統治,1907年大隘三鄉的子弟以及隘勇線內的賽夏青年,高舉「復中興」的義旗,奮勇反抗日警的暴政而震驚中外,這一幕慘烈的大隘客庄史蹟,在北埔也斑斑可考。

回顧百年後的今日,曾經屬於大隘三庄的歷史,在這裡從不曾為人們所遺忘,因為它已化作客家先民生活脈絡延續迄今,於是我們得以在遍覽傳統聚落與史蹟建築時,遙想當年 先民拓墾的艱辛,在徜徉於山水間,享用豐饒的物產之際,看見客家族群,百年來在這片土地上,辛勤奮鬥的身影。

峨眉村:
峨眉原稱月眉,日領時期大正九年改稱峨眉沿用至今,本村總面積70496平方公里,呈西北—東南走向,南北狹長,東西窄。峨眉溪橫越本村中部,沿著七星村、湖光村村界向西北方流去。本村地勢因峨眉溪沖積出河谷平原而呈中部低,南北兩端高,河谷平原大都是水稻耕作,一畦畦的稻田,為峨眉鄉山多田少的地形中呈現出一幅難得的安祥農村景色;而兩端丘陵山地則是種植滿山的果樹:包括柑橘、柿子,充分利用山坡地,表現出客家人的刻苦耐勞的精神。

峨眉村為峨眉鄉鄉治所在地,所有行政機構、最高學府峨眉國中皆設在此,莊內有一丹桂宮建於同治十二年,主要祭祀三官大帝,在村尾有一福德宮祭祀開庄地主之神 位。一百多年前馬偕博士曾在此傳教,建立的基督教堂於二十四年關刀山大地震時倒塌,遺址就在開莊伯公廟旁。天主堂建於民國五十二年,現提供月眉文化協會作 為研習、展演等公共空間使用。

峨眉的後背山地方俗稱保安林,林木高聳茂密樹蔭蔽日,開闢有步道又名為長青公園,公園內有昔日自來水塔、淨水廠等遺跡。
  

富興村:
富興是峨眉鄉人口最多的地方。峨眉變電所亦設在富興,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電力供輸單位,提供科學園區電力,電塔林立形成特殊景觀。而富興丘陵地以種植柑橘、柚子為主,果樹佈滿山坡地,是本村除茶葉外,最重要的經濟作物。

富興原稱「褲浪埔」意指女人的褲底下,後名稱不雅改稱富興,寓意富饒、興隆。因為富興地形似一睡女遮羞,靠近峨眉湖為左腳坪、右腳坪,富興剛好是在褲底位置, 而變電所為胸部位置,今茶葉產銷班後方山頭為頭部,整體看來就是一睡女型態。

富興為小集村,居民以曾姓為大姓,庄中保存有曾家開莊魯國世第老宅,以及曾家經營的富興老茶廠。老宅旁尚有新竹地區唯一留存的傳統焗腦寮,是遊客最喜歡駐 足的地方。村莊中央位置是光緒十五年(1889)創建的隆聖宮,奉祀關聖帝君,為其宗教信仰中心,廟門右側放置一堆老廟拆卸下來有抗日英雄姜紹祖題名的石柱,是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 
 

七星村 :
七星村是在民國六十七年(1978)由石子村及藤坪村兩村合併而成的新村名。取名七星的源來說法有三種:一為在合併取名時,因兩村交接處有一七星橋,故取名 七星村。二為在六寮有一棵老樟樹(名七星樟或稱母子連心樹),其樹幹分出七條枝幹,宛如北斗七星之狀,故取名七星;另一種說法,是在七星村內有七座高起的 小圓丘,似是「七星墜地」,故取名之。

七星村是民國67年將石子村及藤坪村合併而成的村。早期因屬於山區,原住民盤據,相對於本鄉的開發,本村是屬於最晚開發的地方,大約在同治年間才有人在社寮坑,茅坪開墾,到了光緒初年,也因為山區盛產樟樹及黃藤,吸引許多人到此來熬製樟腦及抽取黃藤,並為本村對抗此地原住民,設了許多隘寮,所以本區留下許多隘寮老地名。民國四十年至六十年因為本區富含煤礦,又一次吸引許多人到此開採煤礦,本區人口也在此時到達最高峰,民國六十年後煤礦開採完,人去樓空,人口又急速下降,此外,本區也富含矽砂礦,有多家採礦場及洗砂場在此設立。本村另一特色是本鄉養豬廠大都設立在石子溪兩側,其排放廢水,造成石子溪及峨眉溪水質污染及優氧化,也是謀殺峨眉溪的兇手之一。
 
早期道路尚未開通前,北埔至田美,峨眉至南庄的老路都通由七星村六寮前往,因此古道很多。獅頭山納入國家風景區,並且在廢校後的獅山國小改為旅遊服務中心 後,對於整修老路,開闢步道建樹很多,對本村自然景觀的維護助益很大,有助於本村的觀光事業發展。 

湖光村 :
湖光村位在本鄉中半部,面積107257平方公里,僅次於七星村。湖光村日治時代包含十二寮及赤柯坪兩大字以及十二寮、十寮坑、赤柯坪、赤柯山、十四寮、十五寮及西河排等七小字。光復後改編為赤柯坪村及復興村,民國六十七年再合併為湖光村。村如其名,湖光村確實湖光山色,大埔水庫在其境內,而且群山疊巒,風景宜人。由於景色怡人吸引許多寺廟來此設立,主要有十方禪林、天恩彌勒佛院、峨眉書院、普賢道場、三學蘭若等。

民國八十八年峨眉鄉公所在十二寮設湖光休閒農業區,開闢十二寮步道,十二寮已成為假日觀光休閒熱門景點。目前休閒農園、小吃、咖啡店林立,多家腳踏車出租處,是峨眉觀光發展績效最好的村落。
 
中盛村:
本村位在峨眉鄉東北角,東與北埔鄉、北與寶山鄉鄉界,在日治時代屬峨眉庄大字中興,包含中興、四分子兩小字。光復後編為中盛村。南部因位峨眉溪經過,沖積出頦谷平原,地勢 平坦,其中有一突起山丘名為龜山,是典型環流丘。因地形的關係,中盛村景觀也形成南北強烈對比,北部丘陵地勢高低起伏,大都種植果樹,而南部則是平原田疇種植水稻。中盛之村名由來應是指在北埔、峨眉中間興盛起的村莊,故取名中盛村。
 中盛村又名中興,原為賽夏族錢氏族社址所在,道光十五年(1835),在北埔金廣福墾戶姜秀鑾率領下與賽夏族交戰於此,最後賽夏族敗退深山,遂形成漢人村莊。居民多為楊、黃二姓,境內有國王宮,主祀三山國王,建於光緒十三年(1887)。
 
 
 
石井村:
石井村位在本鄉的北部,全村都是丘陵地形、山谷交錯縱橫地形崎嶇。光復後編為石井村。位在石峰道路過石井橋(俗稱紅橋)後右側,據說有人在此打井,打到深六到八尺後,有許多圓石後需再挖深一、二丈後,看到黃石才有水湧出,所以將此地稱為石井。

石井村面積70423平方公里,呈東西走向,中有石井溪蜿蜒貫穿本村,全村因是丘陵地形,都以種植柑橘為主,每到十二月、一月時柑橘結實纍纍,農家忙著採果及包裝,為本村帶來一筆不可少的經濟收入。 近幾年來在水保局輔導下石井橘農作水土保育工作,生態工法興建石駁、水塘、景觀別有特色,將成為峨眉地區新興休閒觀光景點。
 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